2016年10月27日 星期四

新竹城隍廟 西市汕頭館 汕頭牛肉火鍋


「東市買駿馬,西市買鞍韀」。西市汕頭館有個讓人聯想到木蘭詩的名字,算是相當好記。會發現西市汕頭館,也多虧了自己喜歡到處穿街走巷的嗜好,否則隱身在城隍廟邊,市場攤販裡的西市汕頭館,要發現還真不容易。

說到穿街走巷,私心認為這是品嘗美食的必要。以素有美食沙漠之蔑稱的新竹而言,個人認為絕對是天大的誤解。若有單車或機車,從火車站出發,10分鐘的路程裡,不論小吃、麵飯、滷味、甜點,均有好味道可尋,西市汕頭館便是其一。有時候覺得尋找好吃的東西,差別在於有心與否;若是無心,縱使身處台南恐怕亦無下箸之處。

扯遠了。西市汕頭館用餐很簡單,火鍋基本兩人開鍋,一人一百五,依需要加點其他肉類、蔬菜、火鍋料。也可以加點沙茶炒麵等菜色。汕頭火鍋的特色,就是以扁魚炒香製作而成的湯頭。



至於汕頭火鍋的吃法,台灣常見的是高湯煮滾後,涮入生肉片,然後沾上店家特色各異的沙茶醬,就像香港的打邊爐。不過在汕頭當地,似乎沒有「涮牛肉」這樣的吃法,而是以涮海鮮為主,醬料直接做入湯底之中。因此,也有汕頭火鍋是揉合台灣創意所衍生的吃法一說。然而,在廈門當地生意火紅的「合福呈」,用餐方式倒是合台灣如出一轍。也許是地理環境相近,時間一久互相影響了吧。

無論如何,用自己習慣的吃法就是了。點了牛肉火鍋,除了三人分的牛肉之外,另外點了豬肉、高麗菜盤以及魚餃。



西市汕頭館的牛肉,上桌時已是溫體狀態,雖不知是否為溫體直送,但品質也是相當不錯的。湯滾之後,簡單涮個8秒上下,呈粉紅色澤即可食用,入口有嚼勁而不柴,肉汁甘甜之餘略帶微酸,且油脂含量極少。以火鍋來說,比起牛小排那樣的綿軟,我比較喜歡這樣的肉片口感。



豬肉片也是很漂亮的色澤,部位應是肩胛肉,同樣是瘦肉為主,涮熟後也是略帶嚼勁,比較具有「肉」的口感。



肉片可單純品嘗原味,或是蘸上汕頭火鍋必備的沙茶醬。西市汕頭館自製的沙茶醬,除了扁魚、花生、醬油的濃厚風味之外,還有著一股類似肉桂的淡淡藥膳香,增添特色之外,也稍微平衡一下重口味。



兩種肉片涮到一半,高麗菜開始軟爛,便是喝湯之時。原先的扁魚香氣,加上蔬菜的甜味和肉的鮮香,讓湯頭更加的鹹香鮮美。



汕頭火鍋除了好湯和鮮肉之外,牛肉丸也是要角之一,然而當天前往西市汕頭館之前,肚子已是半飽,口中再無法容下這顆小丸子。

燈光昏暗的窄巷中,簡陋無華的裝潢,看似隨意的火鍋騰騰冒煙,肉盤大剌剌的掠在一邊,無間道第二集裡,韓琛吃火鍋的那段戲,每每都讓我想到西市汕頭館。打著打著又好想吃,天氣變冷的時候,走一趟新竹看看沙漠裡的綠洲吧。



西市汕頭館
新竹市西安街70號 (11:00-23:30,無休)
03-524-4430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